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扫一扫,微信直接登录

查看: 2670|回复: 5

沈括是科学家吗?

[复制链接]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发表于 2010-6-17 16:24:3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quxiao1983 于 2010-6-17 16:30 编辑

近日,在一本叫《休闲读品•天下》的历史人文旅游杂志第二辑中看到一篇《梦溪笔谈话沈括》的文章,文章写道,沈括的《梦溪笔谈》实际上是他闲居时无事可做,回忆平生的见闻、经历时,记录下的有趣的市井传说或个人经历,以及他感兴趣的有关自然现象和工程技术的问题。《梦溪笔谈》的内容十分驳杂,有点像现在的报纸文摘,涉及到方方面面,自其一问世,便广为流传,在南宋时,就是一部能赚钱的畅销书。直到20世纪以前,人们都是把它当作一种小说杂谈来读的,就沈括本人的写作动机来讲,也确实没想到今天的人能把它当作科学巨著。
既然《梦溪笔谈》不是科学著作,那么沈括还是科学家吗?
   沈括(1031-1095年),北宋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,曾在各地为官,晚年被贬,谪居润州(今江苏镇江¬)梦溪园,在这里,他完成了留传至今的一部巨著《梦溪笔谈》。按现在的学科分类来看,沈括在诸多学科中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。
实际上,沈括在撰写《梦溪笔谈》时,并没有撰写“科学著作”的自觉意识。沈括自少年时,就表现出好学深思的天性,对自然和工程方面的问题有浓厚的兴趣。但是,受那个时代的主流风气影响,也不能免俗,31岁那年(1063年)考上进士,开始了漫长的仕宦路程。前十七年,沈括主要在中央政府的“各部里”做官,如昭文馆编校、司天监提举等,在这些岗位上他表现得很优秀,也正是这些工作之便,使他有了天文学和治河工程方面的实践知识。他还曾奉旨出使辽国,在两国边界线谈判中,他扎实的地理学知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他在部里做“堂官”的优秀表现让神宗皇帝做出了一个错误判断:重用沈括,派他做了鄜延路经略安抚使、兼延州知州(相当于延安地区的前敌总司令)。没想到这项任命从此葬送了沈括的政治前途,这位博学多才的“副部长”,绝无统兵打仗、镇抚一方的本事,1882年,他指挥的与西夏的永乐城战役中,宋军一败涂地,损失了二万五千多人,永乐城陷于敌手。为此,他被撤职查办,以一个团练使的身份(相当于副处级待遇),下放到湖北随州,“监视居住”。这期间,他还不死心,几乎花费了全部精力用了6年多的时间把此前受命编修的《天下州县图》彻底编好,这也是我们前文提到后世所公认的他的一项重大地理学贡献。就他本人来讲,倒不是想在地理学上有什么贡献,而是试图以此获得新任皇帝宋哲宗的青睐,有机会重返官场。此举还真取得了一点效果,朝廷不仅赏赐了他一百匹绢的奖品,还放松了对他的“管制”,允许他自己选择居住地。宋哲宗可能也还真动过起用沈括的心思,下诏让沈括可以自己选择居住地可以视作是一个信号,不想到这一信号刚一发出,就受到一批言官的激烈反对,谏议大夫梁焘等人上书,重提沈括永乐城之败的罪过,反对放松对沈括的管制。哲宗皇帝只好暂时收回成命,第二年才重新下诏,让沈括可以到外州居住,但再也没有重新起用他的意思。此时,沈括才彻底绝望。他本来是住在秀州(今江西九江),就在庐山脚下,他曾自称是想在庐山终老一生的。但不知什么原因,在皇帝允许他自由选择居住地时,却选择了润州(今镇江),在那里建了梦溪园,此后在那里活了8年,终老一生。镇江的风光虽然也不错,但比起名甲天下的匡庐秀色来讲,那还是逊色多了。我猜想,可能是他在秀州居住时,当地的官员对他拘管太严,给他留下了很不愉快的经历,而到润州,则是换了个人际关系环境,心情能舒畅些。据他自己说,之所以到润州居住,是此前曾听了一个游方道士的建议在那里买了一处小园林,而且到了那地方一看,居然和自己以前多次梦见的某个地方一样,所以起名为梦溪园。如果这种说法属实,那么,相当于他是听了一位算卦先生的指引选择润州的,至于那处山水是否真是他梦中见过的,我觉得大可怀疑,我更愿意从他觉得以后只能这个园子中“做梦想之游”这种含义上,来理解他给为自己居所的这项命名。
    性格即命运,这话一点不假。沈括在官场的蹭蹬和学术上的成就,几乎都可以从他的性格中找到解释。他这人好学,喜欢研究各种新奇东西,干活儿好动脑子,所以,在做主管治河、天文工作的技术官员时,成就突出,在做依靠地理学知识的外交谈判使节时,也能不辱使命。但他缺少杀伐决断的实际军政才能,所以在做边境军政“一把手”时难免失败。在政治活动中,他的人格缺陷很明显,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“缺乏政治头脑”,他与王安石本是世交,沈括父亲的墓志铭就是王安石写的,在王安石当政时,沈括曾是他变法的支持者,因而被反对变法的人士视为是“新党”骨干,后来反对哲宗重新启用沈括的梁焘等人,就是从“旧党”的立场出发,攻击沈括的。但在王安石第一次下野后,沈括又曾上书反对过王安石的一些法令,导致王安石复出后,骂沈括是“小人”。这样,沈括成了在“新旧”两党都讨不到好处的人物。他和苏轼的关系也不好,我揣测,很可能是出自某种“文人相轻”的心态,也许他认为苏轼所擅长的诗词文赋、书»¬文墨之类的东西算不上什么,总之,不知出于什么动机,他参与到了迫害苏轼的“乌台诗案”中,罗织罪名、攻击苏轼,这又令后世一大批苏轼的拥趸,对沈括的政治人品大加挞伐。
但他最大的长处是好学,而且没有任何知识视野上的偏狭,他不像当时主流士大夫那样,轻视在社会底层工作的工匠、水手,所以,记录下了布衣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和水手们航海用的指南针,中国“四大发明”中的两大发明是靠沈括的记录而扬名于世的。对于延安老百姓使用的石油,他不仅记录,而且还亲自动手做实验,用石油制做墨锭。从这方面来,他至少是位实验科学家。与苏轼、朱熹这些大文人不同,他对于数学有着出奇的兴趣,所以在数学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。平心而论,论治学的渊博程度以及对人民实际物质生活的贡献来讲,沈括比苏轼、朱熹之辈强多了,但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名气却没有这两位大,只能说明古代中国是多么缺少科学的传统。他本人也是在官场失意后才埋头转入学术著述的,也说明纯搞学术的人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远不如当官高,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。
    中国古代有的只是“经&验科学”、没有近代西方的“理性科学”,而且从“经¬验科学”之中是发展不出“理性科学”的。但是,两者之间并不是毫无关联,倒过来看,“理性科学”(也就是现代科学),是能从经¬验科学中获取营养的,因为现代科学在实验取证方面与经经验科学是完全一样的。所以,无论从哪种意义上,我都认为沈括是当之无愧的科学家。首先,从经¬验科学的角度讲,沈括不仅是记录了许多别人科学活动的科学史专家,还是亲身进行科学研究的数学家、天文学家、工程技术学专家。其次,从现代理性科学对于经¬验科学所积累材料的利用上来讲,沈括的著述有重要的文献价值,他也是世界各国现代科学家所公认的前辈学者。事实上,如果从实验科学的贡献上看,沈括并不比英国实验科学鼻祖弗兰西斯•培根差。
对于科学传统十分稀薄的中国文化来讲,沈括是不可多得的卓越人物,我们得万分珍惜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。
本文摘自《休闲读品•天下》的第二辑三四月合刊《梦溪笔谈话沈括》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6-21 11:45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《休闲读品—天下》真的很不错,我在拍拍上买到过,推荐给大家:http//shop.paipai.com/1359297138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发表于 2012-4-27 17:39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能发这么好的帖子,太谢谢了












美丽说网站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发表于 2012-5-18 15:30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谢谢分享!!












法国兰蔻 lou456.com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河南亿团网 ( 豫ICP备17044128号 )

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00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豫B2-20170478

GMT+8, 2024-5-10 05:48 , Processed in 0.146306 second(s), 1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